天气预报后天准吗?

阮紫雁阮紫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气象部门工作过的人员,可以明确告诉你,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跟提前量有关。比如明天要预报24小时的天气,正常情况下,如果明天夜间至后日夜间有冷空气活动,且强度较大,并且我们有充足的数值资料和分析技术,我们就能比较准确的判定降水、降温出现的时间以及最高低温。但如果只是弱冷空气渗透,或者是一般范围的云系影响,往往难以判断,甚至会出现偏差。另外,如果是台风等热带气象系统的生成发展和移动路径也常常很难预测。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采集评估的数据也越来越全面和实时。但是,即便是通过卫星云图、地面观测数据、高空探测资料等进行综合评估,也无法完全排除误差的可能。而且,气象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时间推移,气象要素的变化都是连续的,而我们的资料是离散的,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测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但人们总是习惯用后天的天气状况来验证当天的天气预报是否准确,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因为气象因素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具有时空异质性特点,一个地区的天气常常会受到相邻区域的影响。就拿降水来说,有时候可能只是因为大气中的水汽通量的变化而导致降水的发生。所以,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本地的气象监测数据,应该把视野放开一些,进行更广泛的综合分析。

汤听木汤听木优质答主

天气预报后天的准确率大概70%,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指的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天气现象、风速风向预报的准确率,有气象学评价规范与标准。一般来讲,短期预报准确率较高,24小时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五天以内的天气现象预报准确率在80%以上。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因素有很多,从天气尺度来看,北方天气系统移速快、强度大、天气变化剧烈,预报准确率相对较低;南方天气尺度小、移速慢、持续时间长,预报准确率较高。从地形来看,山区复杂地形造成天气分布不均匀,加大了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平原地区天气预报准确率普遍较高。

天气预报可分为站点预报、落区预报、格点预报等。站点预报是对单点发布24小时内的预报,准确率相对其他两种较高。落区预报是对整个区域的24小时天气现象预报和3-10天的逐日预报,准确率较单点预报略低。格点预报包括24小时内的逐小时预报和7天内的逐3小时预报,准确率略低于站点预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