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山有哪些?
一、广州白云山 广州白云山位于广州市北部,属丘陵地带,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 因形状宛如莲花,又被称为“莲峰”。南宋时,山上建有七祖庙以供奉观世音菩萨。山上尚有明宪宗成化年间所建五龙亭和清乾隆年间的云泉仙馆等建筑。
二、广州越秀山 越秀山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北京东路,又名粤秀山,为广州市区内第二高山(第一高是白云山)。 这里原有一城隍庙和五岳殿。1910年修建广州中山纪念堂时,在基座周围发掘出大量文物,其中有一尊用泥塑的城隍爷坐像及一座石牌坊,上刻“圣朝不朽”四个大字。
三、从化石门山 从化石门山,又称小石门,面积4.76平公里。主峰海拔1360米,是广州地区除了南岭山脉和大庾岭之外的第三高峰,仅次于帽顶山和牛角岭。 此山植被茂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华南虎、苏门羚、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有桫椤、水蕨等国家保护植物。
四、从化市帽峰山 帽峰山位于从化市东北部,距离市中心约45公里,山体相对高度达1337米,为从化最高峰,也是广州境内第四高峰。 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如戴帽子,故名帽峰山。
五、花都区赤坭山 赤坭山坐落在花都区东北部,距花都城区18公里。该山由10余座山峰组成,最高峰海拔362米。山上林木茂盛,有山鸡、野兔等多种野生动物。山下有温泉和水流潺潺。
六、番禺大夫山人 位于番禺区沙湾西北的大夫山,又叫大腹山,因山形似大肚,山中有大腹岩而得名。 大夫山方圆近20公里,有大小山岭9条,最高峰海拔1082.2米。
白云山
白云山古称楚庭、滇峤、禺山、云峤,它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有“羊蒙迭翠”之称,誉为“羊城第一秀”。白云山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9米。主要景区有云台花园、桃源仙馆、麓湖公园、鸣春谷、百花潭、荷依岭、碑林、云松苑、屈原纪念馆、濂泉漱玉、伍仙桥、能仁寺、鸣春谷、云岩、梅花园、紫溪、明珠楼、犀牛石、松涛别馆、弥香亭、飞鹅峰、桃花涧、九龙泉、云天信鸽苑、摩星岭、碑苑、麓湖、黄婆洞水库、雕塑公园等。
莲花山
莲花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及广东省风景名胜区,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毗邻东莞、番禺、中山,经洛溪、丫髻沙、珠江、黄埔大桥约20分钟车程,面积5.5平方公里,最高峰为朝阳峰284米,是珠三角地区最高峰,景区以莲花岩石文化遗迹和海蚀地貌为主体,以千年古庙为核心,山海林泉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溶的大型风景旅游区,区内拥有古庙圣境、莲花石海、莲花古洞、莲花水乡、莲花古港、天后宝玺等著名景观,是珠三角地区生态休闲游和海上运动的好去处。
越秀山
越秀山位于越秀区北部,南临农林下路、北苑路,东接中山四路,山上有越秀公园,由木壳岗、桂花岗、越井岗、解放北、小盘岗和五禺山等岗丘联缀而成,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300米,面积0.34平方公里,海拔59.07米,是广州市区内最高的山岗。越秀山自古林木葱笼,风景优美,是历代羊城八景荟萃之地,明代羊城八景中独占三景,历史上古迹众多,文物荟萃。
玉岩山
瑞岭玉岩山,位于增城市中新镇二龙管理区,海拔683.4米,为增城第三高峰,因山上岩石色泽雪白,玉洁冰清,形如玉兔,石如玉阶而得名。旧时山下河床盛产红鱼,游弋浅底,灿如红锦,相映成趣;“玉岩飘锦”曾为明清增城八景之一。
象山
象山,位于增城市新塘镇塘美村,海拔263.4米,因山顶怪石嵯峨。望之如象而得名。象山三面临水,面临增江,左环乌洲河,右绕东滘河,诸水汇入东江北干流,汇合处名象浦。东滘河中有一小岛,状如小象,称乳儿洲。象山西侧有象马田,为大片水塘和稻田。远眺象山,如群象嬉水,故“象山牧象”成为明清时期增城八景之一。
斗岗山
斗岗山位于增城市新塘镇黄沙管理区,因古时建有“斗山岗”而得名。山上绿树成林,古木参天,林下灌木丛生,杂草遍地,风景秀丽,是增城天然氧吧。山上奇花异卉纷杂间出,古有禾雀花、杜鹃花盛放其中,百鸟云集,和鸣相乐,蔚然奇观,增城八景之一的“斗岗花荫”便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