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哪里有特色小吃?

却凯雨却凯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广州是一座适合步行游逛的城市,到处都有好吃的。以下这些店都在荔湾区,距离很近,步行可至。 地址:荔湾区宝华路106号之48号铺

人均消费:23元/人 营业时间:16:30-次日02:00

推荐菜品:牛杂、煲仔饭、鸡蛋炒米线 价格方面,作为本地人觉得是很公道合理的了。晚上去的时候,人超级多!挤都挤不过来……味道真的是不错,很地道的老广风味。很多人吃的时候喜欢在锅里加一勺油,这样做会让汤变得更浓更有味。不过我觉得这样会油得很厉害,所以没有效仿。

这家的牛杂是卤水的,很入味,而且不会很硬很难夹。萝卜很软糯,吸满了汤汁,很好吃。就是豆泡有点硬,我是嚼不烂的QAQ 煲仔饭很不错~我最爱煲仔饭~米很香软,肉也很多。就是拌饭的酱料偏咸了点(可能调得比较浓)。

这家的小食也有很多值得推荐的——煎饺和鸡蛋炒米粉!煎饺皮有些酥脆,内馅儿很足,新鲜美味。鸡蛋炒米粉是那种很干爽的粉丝,口感不错。 地址:荔湾区宝华路117号之一 人均消费:23元/人 营业时 间:15:30-次日01:30 推荐菜品:榴莲糯米鸡、流沙包、虾饺 这家店位于荔湾湖公园附近,在一条小巷子里,如果不去细找的话很容易错过呢。

这是一家做肠粉的店,价格非常实惠,量也很足。肠粉的口感很棒,薄薄的皮儿裹着满满的肉馅,鲜香味美。 这里还有煲仔饭、蛋黄酥等小食,味道都很棒。不过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品尝到。

榴莲糯米鸡也不错!被榴莲迷得神魂颠倒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了哟~ 地址:荔湾区龙津中路367号之一 人均消费:49元/人 营业时间:11:00-22:00 推荐菜品:牛杂烧鹅濑粉、煎焗蚝烙、核桃酥 三眼井位于龙津西路,是一条很有生活气息的巷子。这条巷子和上面那条一样,都很窄,但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这家餐厅就藏在巷子的一个弄堂里。门面很小,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很容易错过。菜品种类很多,装潢也很古朴。上菜速度很快,服务员的态度也很好。 我们点了两个主食和一个甜品。烧鹅濑粉是招牌,来的人几乎都点。果不其然,味道很不错!不过感觉太干了,可以叫店家多加些汤啊~排骨烧卖也很好吃,骨头的分量很多。

核桃酥是我最爱的酥类小吃了,外脆里嫩,还带有淡淡的核桃香味。 地址:光复北路南兴里自编9号之一 人均消费:52元/人 营业时间:11:30-14:30 17:30-22:30 推荐菜品:姜撞奶、鱼皮、炸牛奶 西树泡芙位于中山七路,靠近光复北路。店铺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

这里的泡芙口味很多,有芝士的、草莓的、芋圆奶茶的……价格也很合理。最妙的是,如果你不喜欢某个口味的泡芙,老板还会免费给你换一个哦~ 鱼皮是这里的特色,很有嚼劲,配上酸酸辣辣的酱汁,很好吃。炸牛奶外表酥脆,里面却是柔软的,带点甜蜜的滋味。

这家店的甜品价格都不贵,味道也赞。不过如果吃多了可能会有点腻。 地址:荔湾区文德北路景云轩首层15号之五 人均消费:67元/人 营业时间:11:45-14:30 17.30-22:00 推荐菜:黑椒牛柳意粉、卡布奇诺咖啡 摩卡冰咖啡 这家西餐厅位于文德北路,是一家开了好久的店了。环境很不错,很安静,很适合约会的情侣们来这里共进晚餐。

餐前面包是免费的,分量也很大。主菜的意面味道不错,酱料丰富。牛排则是偏嫩的,带着丝丝甜味。 黑椒牛肉意粉是我最喜欢的菜品,分量扎实,料足味美。在这里吃饭,真的会有种西餐厅该有的样子呢。

公羊家可公羊家可优质答主

1、姜汁撞奶

据说这是广东首创的甜品。用的是特产的水牛奶,奶香浓郁,口感清甜,姜味的辛辣和牛奶的甘香互相衬托,浓郁顺口,香甜沁人。吃完会觉得暖烘烘的,好像身体得到了保养。这是用生奶和姜汁“撞”出来的。牛奶不用煮开,只要烧热,冲入放有姜丝的碗里,淋上几滴纯姜汁,放一会儿就凝固成豆腐花似的小白块,成了。

2、 腐乳

广东的腐乳有点特别。北方的腐乳用红曲做胚,红彤彤的,做成臭豆腐,又臭又香。广东的却用嫩石膏点青豆浆做胚,雪白雪白的,且没有“臭”这个阶段,做出来是嫩豆腐一样的腐乳,吃起来是甜丝丝的。那是因为再豆腐胚上抹上了香菇水和塘。用粤语来说,就是“香口甜心”。且吃时滴上一点香油。白玉一样,镶在玻璃瓶中,格外清雅。可以做蘸料吃小馒头,也可以做包子馅料等等。

3、 碱水粽

粤式粽子特别多。据说有40多个品种。最出名的是“裹蒸粽”和“碱水粽”。

“碱水粽”不是用糯米做的,而是用黏米,煮制时,在水里加点碱。煮熟了,米粒不粘结,一缕缕的,像是一条条发丝,粤语叫“枕头粽”。据说屈原投江水逝世后,人们不想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投进许多糯米,后来人们又想到屈原生前最爱吃碱水浸制的糕点,就用糯米磨成浆淋在锅里做成薄片,包进“碱水粽”里,成现在的“裹蒸粽”。那片糕点像顶礼膜拜的大笠,覆盖着祭品“粽”,粤语叫“大笠粽”。

后来人们又把猪肉、绿豆、蛋黄、叉烧、虾米等多种配料包进去。用咸蛋黄和叉烧包裹的粽子叫“硬棕”,鲜肉包裹的叫“软棕”。“裹蒸棕”非常粘牙,要用竹签挖着吃,所以,一定要买新鲜的“蒸棕”,不然会发酸,吃起来不好受。“裹蒸棕”还有“无核话梅”、“红丝绿丝”的味道。一般放少许糖,蘸一点白糖,吃起来有点微甜。

4、 肠粉

广东肠粉有三种,最普通的是“布拉肠”。将米浆放在通有蒸汽的“布拉”里蒸,像“千张豆腐”一样蒸出一层米皮,放上肉质馅,再蒸一下,然后用竹片把它卷成圆柱形。

第二种是“银皮肠”。也是用“布拉”蒸皮,只是在蒸皮时加了一点“油身”,蒸出的粉皮有点韧皮,所以叫“银皮”。同样,放入馅料,蒸好后用竹片裹成圆柱形。不同的是在裹时将粉皮折成梯形。因为皮稍厚韧,吃时多蘸点酱汁。

第三种是“拉肠”是在案板上蒸皮的。案板上同样通了蒸汽。“拉肠”蒸皮时皮厚一些,且在蒸皮时往皮面上“抽”一点“米生水”(刚泡出来的米水),做出的皮呈“半透明”,像拉面一样可以拉得很细薄,所以叫“拉肠”。由于其皮“半透明”,故做“拉肠”时不要馅料的。蒸好后,将皮卷成圆柱形,用刀切成短柱状即可上碟。吃时蘸上酱汁。

这“三肠”在大排档里都有。最讲究的是在吃“拉肠”时用一个“竹筲箕”托着碟装的“拉肠”,将“拉肠”拉在“筲箕”上,慢慢蘸“豉汁”的。吃时“拉肠”很热,将“豉汁”“烫”出一层“豉油泡”,蘸湿了的“拉肠”一吃,“油泡”爆破,满口“豉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