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在哪?

杭昀啸杭昀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摆结论:广州是一座被高估了的城市,他可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繁华 广州是座古城无疑,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南下攻百越,并置南海郡,今广州地区始有建制县,秦末汉初,南越国君主赵佗在岭南地区的番禺(今广州市番禺区)定都建宫,是中国第一个在南越地区设立行政机构的王朝。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番禺的位置渐渐向北移动,至南北朝时,番禺城北已有大量居民聚集,形成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唐朝末年,广州城开始围塘筑城,北宋时期,广州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港口。元朝时,由于海运的兴盛,广州成为最繁荣的沿海港口之一。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设广州府,辖番禺、南海、增城、从化四县。清乾隆年间,广州已是全国十大商埠之一,进出口贸易和海外交通均十分活跃。鸦片战争后,广州沦为英美租界地,成为殖民主义者掠夺中国的重要据点。

民国初期,广州作为南方政治中心,成为中国国民党最重要的基地,抗战期间日军曾轰炸广州,但并未对这座城市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前夕,广州的工业基础尚不牢固,当时全国最大的50家工业企业中,广州仅有两家——有色金属加工厂和造纸厂,且均为轻工业部门。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相继在粤、桂、湘进行大规模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为工业化奠定群众基础;同时中央积极调动地方积极性,放手发展生产,以“农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重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钢铁、石油、电力、机械等重工业部门在广州地区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东作为“样板省”“第一战场”,大批工业项目上马,城市建设也快速发展,尤其是钢铁厂、汽车配件厂、机床厂等重型工业项目的落户,使广州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装备水平方面有了跨越式提高。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文革”结束的工业基础相对完善,广州的GDP从1952年的3.4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46.05亿元,占全省比重由25.3%提升至54.9%,工业总产值则由1.7亿元飙升至55.6亿元。然而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的排位却由第7降到第12。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缺乏足够的能源和原材料,再加上重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广州一直面临“无米下锅”的产业瓶颈,经济发展始终在“贫困线”附近徘徊。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体制改革和市场导向激活经济活力,广州的GDP迈上了快速增长的轨道,年均增速达13.1%,比同期全国(9.8%)和全国GDP增速(9.3%)都要高。

到2006年时,这座老城已拥有4个中心城区和34个镇街,户籍人口达735万,外来常住人口则接近300万。当年被秦始皇修直的五岭通道,如今已经成为沟通华南与华中的交通枢纽,京港澳、广昆及多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被誉为“中华第一街”的广州天河区,正是借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穿区的“地利”,承接了来自西南、两湖以及云贵的劳务人员,从而形成了全国最具活力的“硅谷”之一。

宦琛琪宦琛琪优质答主

广州,简称“穗”,古称楚庭、五羊城、花城,别称羊城、羊城和花城,广东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743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68.1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90.44万人,城镇人口1264.48万人,城镇化率84.94%。2019年,常住人口1530.59万人。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珠江下游、广东省中南部,南临南海,外连大洋,依山傍水,陆、海、空交通发达,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拥有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球首批国际博物馆城市、东亚文化之都等荣誉 。

广州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有着数千年深厚积淀的美食之都,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更是一座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