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查几天准?
这个还真没具体统计过,不过就我们这里(小城镇)来说,提前一周左右的较为准确 比如说要预报15日的天气: 如果是在10日左右(最晚不超过15日)查询的话,大多数情况都能查到对应的天气信息; 但是若是要查询更久远的天气信息,比如一个月或者一年前的,就不太可靠了——因为影响天气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天气变化也很大,过于久远(比如3个月甚至更长)的天数,其实已经不能作为日常出行参考了。 但如果要说哪一天具体会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在什么时间段,这就不太靠谱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拿“下雨”这一天气现象来说吧! 根据气象学的定义,降雨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几个级别。 小雨: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50毫米 大雨:24小时内降雨量50-99.9毫米 中雨:24小时内降雨量100-199.9毫米 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大于等于200毫米 当然,以上只是气象学对于降雨量的衡量单位,而在我国实际生活中,人们普遍把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25毫米的降雨称为小雨,把25毫米称为中雨,把50毫米称为大雨,把100毫米称为暴雨。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这些称谓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比如,同样下了一天雨,北京人说“下雨了”,而四川人可能会说“下了好大的雨哦!” 同时,这些称谓还因时因地而异。同一地点,如果前一天刚刚下过一场大暴雨,那么第二天再下雨,人们就会说“又下雨了(或又下起雨来了)”,而如果前几天一直晴天,气温很高,突然间下起了雨,大家也会惊呼“天上下雨了”! 所以,如果只是简单通过搜索引擎来查询某一天的具体天气,有可能确实能查到对应时间的天气预报,但这样的天气情报实际上价值有限。
想要准确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最好是可以查阅当地气象机构发布的预警信息。一般地,在下雨或者雷雨天来临前,气象部门会发布雷电黄色预警,而如果在发布预警后的短时间内,气象台又发布了新的预警信号,则表明后续可能出现的强对流天气更加剧烈,应更加引起重视。 另外,在高温热浪来袭的时候,可以提前关注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预警。一般来说,达到高温预警标准,意味着当天户外最高气温将要接近或达到35摄氏度,一旦启动高温预警,就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了。 至于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除了注意保暖外,也要小心路面湿滑导致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