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多少时间?

郭化工郭化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豫园,又称豫园老街、老城隍庙,本名“又圆”。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册封其第十子朱棣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棣的封地在北平,始称“燕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平,并改名为“北京”。北京城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外城有九门,内城有四门。正阳门(俗称“前门”)在今市中心,是内城的正南门;崇文门上书“文华”,下马碑现存于中山公园;宣武门上书“宣武",下马碑现移置北京图书馆;朝阳门外原有一朝阳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重建时,因与山海关之东门同名而改称“朝阳”,并筑于城东南隅,今已无存;东直门下马碑立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至今尚存;西直门内建有水车铺,以水碾磨制小米,故西直门又名“水车铺门”;阜城门原名“富察门”,因其地原有富察庄而得名,清宣统元年(1909年)因字涉满洲姓氏,改称“阜城门”延续至今;安定门内有安济寺,故名“安济门”,亦作“安门”;德胜门外有“得胜门”;钟鼓楼东西两旁共有八座角楼。

《京师五城街道名称考》:“按京城内外街衢,旧有九条主干通道,每街中段各有三座牌楼,全以琉璃瓦覆顶,各衔‘东西’二字,谓之分司牌楼……又每条干路,自南而北有大小街十二条,街北有小巷无数……”这些街道多已湮没,有些地名至今仍沿用。 明代以来,北京的商业和手工业十分繁荣,尤其是京郊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产量很高,商业贸易颇为发达。据史料记载,当时每年运进北京的各类粮食达六百万石(一石折合现在一千五百公斤)上下。城内粮店很多,生意兴隆。据《帝京景物略》载:“京米行,日米市,朝则贾客辐辏,暮则旗丁云集。”可见其贸易之盛。

北京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如棉絮加工业、皮革加工业、玻璃制造业等,产品繁多,品质优良。其中皮货业尤为突出,生丝、缎子、毛料、呢绒、衣帽、鞋子、手套等,不但品种齐全,而且工艺精湛。至于首饰、布匹、陶瓷、铁器、纸张等,更是名目繁多,应有尽有。

豫园位于旧城区南部,始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当时河南巡抚在开封兴建了一座官署,名曰“豫园”,以此招待来北京觐见的南方官员。后来,河南巡抚官邸迁往他处,豫园也被弃用。明朝灭亡后,这座古老的园子渐渐倾圮。

清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其在北方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促进贸易的措施。雍正时期规定“官商不分,士农工商皆本业”,提倡“开厂”,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政策基础上,北京的手工业和商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商贾云集”“万屋鳞比”的繁华景象。在此背景下,一座新城——北京南城应运而生。

这一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利条件较好,素有“金壤云乡”之称,适于开发。自明代中叶起即有农民在这里开垦种地。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由于人口增多,耕地不足,从南方输入的米麦价格昂贵,朝廷又鼓励垦种荒闲田土,于是荒地变良由之风炽热。北京南郊的荒地纷纷开辟出来,变成农田和桑园。到嘉庆末年,这一带已成为“稻香十里”的江南风光了。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清康熙年间在原城西南隅外建起了大批宫殿园林。与此同时,又在旧城四周大兴土木,修筑环城河墙、炮台及垛口,以便防御。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阶段的有紫禁城、皇家园林(北海、中海、南海以及御花园)、圆明园、畅春园等。此外尚有“私家园林”和寺庙道观,形成紫禁城为中心、四夷中央的布局结构。在这一区域生活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和市民们,需要有个休闲娱乐的地方。于是,他们相中了荒废已久的豫园。

当时的豫园占地广阔,曲径通幽,花木繁茂。园中有大池,池上筑有一座八角重檐亭阁,名曰“凝和殿”(今已不存)。临池有假山,旁有石塔,上有佛龛。山脚下有一亭,可泛舟池中。沿湖有回廊和石桥相接,桥上有亭。园内还有厅堂数座,分别命名为“惠济”、“迎翠”、“绮霞”、“丹桂”、“怡老”等等。

不过,这些建筑和景观并不能长时间满足人们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原有的豫园已不能适应的需要。道光年间,人们在旧城东南隅辟出一条宽阔的大街(即今日的南京东路),并在两侧兴建了不少店铺。咸丰年间,又在东北隅开出一条大街(今大名路和黄河路一带),并陆续建成一些旅馆、茶馆、作坊和商店。于是,这里逐渐繁华起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