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定都什么?
作为在广州生活了50多年的老广,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广州历来都不是“首都”。 先秦时期,广州属于南越国(赵佗所建)所有,国都设在番禺(今广州);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击破南越国,设南海郡,郡治番禺;东汉建安年间(约公元210年左右),献帝封刘巴为征南大将军,封番禺侯,移封巴西郡阆中县人民到番禺开垦荒地;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大举南下,其中一支来到广州建立家园,史称“衣冠南渡”。东晋咸和四年(329年),石冰率军攻入广州,自号天子,国中百姓自然奉之为中心。而当时的北方政权石勒派兵攻打晋怀帝时,又遭到惨败。自此之后,中原各地群雄并起,互相争斗。而南方则相对安定,于是许多北方士族纷纷南迁定居,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日后隋唐时期的“广府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西晋末年以及东晋初期,广州地区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以番禺为中心、广泛覆盖岭南地区和东南亚的“政治中心”,只不过中原地区的政权并不承认而已。
隋炀帝即位后,决定开通钱塘江至长江的运河——江南河,并通过运河直达京都大兴府(今北京),以此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皇权集中。与此同时,为了控制岭南地区,杨广在番禺县城东北40里处的沥滘村筑城,称为“番山”,并在城南十里处设立盐官,专门监督管理制盐业。后来唐朝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广东观察使李刚在这里修筑了罗浮山大坝,引淡水入城,解决了广州的用水问题,使得这座城市得以快速发展。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入侵,宋高宗赵构逃到浙江绍兴,在此建立了南宋行朝。绍兴十三至十七年(1133-1141)间在南宋朝廷的主持下,广州修建了“越王庙”和“镇海楼”。
镇海楼曾是广州的最高建筑物,素有“天南第一楼”之称。它巍峨高大,气势磅礴,是当年广州城的标志性建筑。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遣兵平定云南,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属四川都司管辖。洪武十五年正月癸未,改贵州承宣布政使司为主官,并授予总督将军印。至此,贵阳才真正开始成为贵州省的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