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几点演?

鲁静舒鲁静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你好!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自1980年首次播出至今,已陪伴广大观众30多年,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 该栏目在中央台所有栏目中,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 那么,这样一支大家耳熟能详的节目,它的制作过程到底如何?会不会很神秘?今天咱们就来揭底! 先来看看这支节目的“前世”—— 由主持人解说起家。

1979年春节联欢晚会,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有“神州大地春如画”的诗情画意,也有“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清新灵动。而由黄阿原主持的《气象预报》,便出现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

虽然画面质感略显朴实,但黄老师的主持风格却幽默亲切,给这个节目增添了许多乐趣——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全国各地的天气实况和数据不断传输到这个演播室里来。

这些数据是制作天气预报警告观众的必备材料,也是让节目科学严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重要基础。不过,您可别小瞧了这个播报环节——由于时间精确到秒,一个节目往往要录制四五个小时,中间还不能出错。

正因为如此,在节目录制现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为了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每逢重大节目播出前,主持人都会认真准备。除了熟悉资料外,他们还会根据当日的主题自行查找素材,并撰写主持稿。通过反复练习,力求达到最完美地展现。

再来看看这栏目的“今生”—— 2006年的元旦,《气象预报》进行了改版,加入了动画和场景设计等元素。同时,主持人也将服饰进行改良,以方便在屏幕中和观众进行了更好的互动。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全国各地气象台站的应用与普及,预报员们可以提前数小时甚至几天,对某区域的降雨情况做出定量预测。

这些鲜活的数据,为节目增加了科技感,也让预报结果更加准确及时。 节目播出后,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还多次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一天夜里,节目组第一时间插播一条紧急消息: “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四川汶川地区今日发生7.8级特大地震……请相关人员和民众注意防范。” 这条简短而有力的播报,让全国人民第一时间知道了灾情,也为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