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几点演?

鲁静舒鲁静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你好!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自1980年首次播出至今,已陪伴广大观众30多年,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 该栏目在中央台所有栏目中,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 那么,这样一支大家耳熟能详的节目,它的制作过程到底如何?会不会很神秘?今天咱们就来揭底! 先来看看这支节目的“前世”—— 由主持人解说起家。

1979年春节联欢晚会,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有“神州大地春如画”的诗情画意,也有“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清新灵动。而由黄阿原主持的《气象预报》,便出现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

虽然画面质感略显朴实,但黄老师的主持风格却幽默亲切,给这个节目增添了许多乐趣——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全国各地的天气实况和数据不断传输到这个演播室里来。

这些数据是制作天气预报警告观众的必备材料,也是让节目科学严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重要基础。不过,您可别小瞧了这个播报环节——由于时间精确到秒,一个节目往往要录制四五个小时,中间还不能出错。

正因为如此,在节目录制现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为了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每逢重大节目播出前,主持人都会认真准备。除了熟悉资料外,他们还会根据当日的主题自行查找素材,并撰写主持稿。通过反复练习,力求达到最完美地展现。

再来看看这栏目的“今生”—— 2006年的元旦,《气象预报》进行了改版,加入了动画和场景设计等元素。同时,主持人也将服饰进行改良,以方便在屏幕中和观众进行了更好的互动。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全国各地气象台站的应用与普及,预报员们可以提前数小时甚至几天,对某区域的降雨情况做出定量预测。

这些鲜活的数据,为节目增加了科技感,也让预报结果更加准确及时。 节目播出后,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还多次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一天夜里,节目组第一时间插播一条紧急消息: “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四川汶川地区今日发生7.8级特大地震……请相关人员和民众注意防范。” 这条简短而有力的播报,让全国人民第一时间知道了灾情,也为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黄文敬黄文敬优质答主

具体几点开始播放天气预报,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是有所区别的。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预告片,和片尾曲,以及具体的解说时间都是有精确到秒来安排的,一共有三分钟。

如果要给天气预报算一个准点的话,可以根据具体的新闻联播结束的时间,或者天气预报预告片或者片尾曲结束的时间,来确定具体的时间。天气预报主要指:报告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发生变化的一种电视专题片。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气象部门还开展每天 16 时 30 分、18 时、20 时、21 时 20 分的电视天气预报的制作和发布工作,内容有天气要点、未来24小时城镇预报、卫星、雷达、数值预报等。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包括:日期和时间段,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温度或降水的图示,降水概率,风向和风速,湿度等,内容更细化和专业化,为电力、交通、石油、航空、电信、农业、保险和国防等行业的重大决策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气象服务信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