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市区是哪个区?
这个问题有漏题之嫌,应该问“上海的中心城区(黄浦、静安、徐汇、长宁)是什么时候没有的”。 1943年上海的人口和面积 根据1943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市共257.8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0.3万。其中旧闸北(含光复后划出的静安寺区和南市)18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3.6万;老静安82.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6.9万;老卢湾58.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3万;老长宁19.4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1万;老徐汇23.9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3万。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时上海的市中心其实非常紧凑,主要是黄浦、静安、徐汇和长宁四区,以及少量今属杨浦区的地区。当时的“上海城区”比今天任何一区的范围都要小得多。
1952年上海的五原路住宅工地,远处是南京西路 1952年到1954年是大规模新建住宅的时期,因为旧上海房屋极为紧缺,又处在战争阴影下,所以建设标准很低,大多是“里弄住房”“排布住房”,即现在的多层建筑。这种房面积小,得房率低,但造价便宜。
五原路的住宅群是解放后大规模建设的典型。1952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1954年这里建起了150幢5层高的新式里弄住宅楼。这些房子以4户或6户人家为一个单元,每户居住面积大致为27平方米。这是当时供应给中等收入家庭的普通住宅,月租金30元/户。这样的住房对于刚刚离开“斗室”的旧上海人而言已经是很宽敞了。
1965年的襄阳北路(摄于夏衍故居附近) 五六十年代,上海的发展逻辑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工业反哺能力的加强,市政建设投入大增。城市面貌迅速改观。特别是1958年以后,全市大兴土木,掀起“基本建设高潮”,大量修建工厂、办公楼、学校、医院、公共建筑和市政道路等。
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城市的中心区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而是向东西两翼拓展。原先的市中心被大量兴建的项目分割包抄,变得“中心而不城”。这一趋势的标志性例子就是襄阳北路的诞生,这条由南北高架引路、东西走向的大道,把沿袭千年的“襄樊”地名称作它的路名,将老闸北、新老卢湾和静安一分而为二。虽然它离传统上说的“市中心”不远,但却是在今天的黄浦、卢湾两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