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烽火台在哪里?
西安临潼线烽火台是西安古代烽火台遗址中最著名的一处,因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于此而闻名。唐代诗人胡曾《咏史诗·骊山》就写到:“前殿后殿繁华尽,今日骊山在夕阳。”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多少都有所耳闻,讲的是一代昏君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下令点燃烽火台,诸侯都带着兵将前来平乱,结果到了之后发觉根本没有什么战事,皆被周幽王当面嘲笑一番,退兵回去。褒姒看到这个场景之后终于破涕为笑。后来犬戎作乱,周幽王再用烽火台召集诸侯兵将,诸侯都不来了,最后周幽王和褒姒都被犬戎所杀。
如今游人登上去,烽火台已残破的不能完整表达了,但仍旧可以见到台基周长158米,高24米,整个烽火台都是黄土夯筑而成,四周用巨大石条砌成护围墙,登在上面可见山下整个临潼景色尽收眼底。古书里面有这样几句话形容此台:“其高入云,大半在骊山之巅,其广二十七丈,起上七丈,广一二丈。”
骊山烽火台的修筑可追溯到西周初年,因为骊山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骊山的山势险峻,而且有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是秦京长安的东部屏障,为了达到防御匈奴的目的,修建了很多的烽火台和烽堠,所以骊山就成为当时京畿重地的军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