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端午节有什么活动?
屈原投江与艾人驱邪
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草条叶,以避毒杀虫。此外还有一种用菖蒲、艾草的茎做的手针,俗称“蒲剑”,上面还放有蒜头、雄黄包、钟馗画像,贴在上面,谓之“端阳标”,悬于门楣,用以驱邪。
在西安人的眼里,端午节这天的水能辟邪,洗衣煮饭能除病强身。每到这天黎明,家家户户都要抢掏井水,盛于五宝罐中,用以日后煎药,据说十分灵验。
端午节有带“五毒”印记的风俗,即在五色彩纸上面套印有蛇、蝎、蜈蚣、蜘蛛(多写作“蛛蝥”)、壁虎等五种动物图案,再剪成葫芦形,上面用朱笔写一些吉利的话语,如“端午节,五毒葫芦,大人戴一扎,百病不沾身。娃娃戴一扎,一生不害法”,然后系在小孩的手腕或脖子上,并且还要挂在蚊帐或针线匣子上。
过端午节时,小孩手腕上扎五丝线,在脖子上挂“香包子”。五丝线认为有驱瘟神、散五毒、驱病强身之功效,挂香包子也是用来避邪驱瘟的。妇女和孩童用雄黄酒涂抹在面颊上,擦在额头上,认为可以消肿解毒,避火驱邪。特别是把雄黄酒涂在额头上,并在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认为“王”字如虎,喝了雄黄酒的五毒之首的蜈蚣、蛇等见了会逃跑,这样就会一年吉利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