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心在哪个区?
西安又称长安、京兆,是陕西省省会,古称西都、镐京、西京,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及国际性旅游中心城市。西安全市共辖7个市辖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代管阎良、临潼、长安3个县和蓝田、户县、高陵、周至5个区。面积9983平方千米,现有人口870.54万。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的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历史的承载者、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典型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据高原,南屏秦岭,八水润城,山水俱备,山、水、城浑然一体,山水环绕,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山水城市和最具文化个性的、最具文化标识度的城市。在周秦汉唐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西安始终是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中心。西安先后有西周、秦、前汉、新、后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和唐共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周朝在此营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都城镐京;秦朝在这里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都城阿房宫;汉朝在这里建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木结构宫殿群明堂辟雍;隋唐在这里修建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长安城。长安在隋唐时期达到它发展的顶峰,城市规划严密整齐、规模宏大,城内分为108坊,有10余座主要城门,门外是开阔的驰道,坊与坊之间筑有围墙,坊内为棋盘式道路,坊正中有市民贸易的市。坊和市严格分开。唐朝时期长安城是中国和亚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世界的交往十分频繁,当时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有往来,使节、留学生、艺术家、商人络绎不绝;他们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返回自己的国家,进行传播和交流。大诗人李白形容长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城内人口一度超过百万,仅日本人和高丽人就有2500户之多,被称为“西边的罗马”。随着唐朝的衰落,这里又先后被吐蕃和回纥攻入,成为废墟;10世纪末,随着回鹘人的到来,这里开始了新的发展,成为现在的乌鲁木齐市。
西安作为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目前,西安正在进行大西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将打造国家综合型交通枢纽和科技创业之都、文化历史名人之都、国际休闲度假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