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认几朝?
西周、秦、西汉、新朝、东汉、西晋末至十六国时期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西安地区建都 ,建都历时长达1100多年,故西安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2014年中国工程院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指出,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都城,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帝都”。
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郊沣河以东地区),史称“丰镐”或“丰京”。西周的疆域“其设东周、西周、成周、殷、东都、二京、幽都等九州,方千里,分为三国,一国之土三分之一”。镐京为西周,洛邑为东周,而冀方为天下之戎都,曰北周,《周礼》说北周之戎都为“幽都大林”,在今北京及其周围。
秦王朝的首都咸阳位于陕西关中,由于渭水北岸的宫殿较少,且渭水时有水患威胁,秦代的事务中心主要在渭水南岸。项羽灭秦后将巴蜀及汉中地区封给刘邦,以“汉王”称之,定都南郑,即今之汉中城固古桃川。刘邦占据关中后在栎阳建都。后来在萧何的主持下,修建了未央宫,才开始定都在长安。
西汉、新朝、东汉均定都长安(陕西西安西南);184年,黄巾之乱爆发后,东汉权臣董卓迫挟汉献帝(刘协)迁都洛阳;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大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士族地主控制了国家政权,在今南京建立了延续百年之久的东晋王朝。
386年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其后代经过分裂、统一迁都洛阳,复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后北周统一北方再次迁回长安。 隋唐时期,关中地区成为“京畿重地”。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隋至初唐,长安城的面积为隋唐洛阳城与唐神都(河南安阳)的两倍以上,超过现今纽约曼哈顿岛的面积,长安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唐朝将长安定为首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实施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科举制等一系列先进的革新措施,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经过唐末黄巢起义,长安元气大伤,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之名湮灭,其后长安城与东都洛阳一起被废弃,先后成为隋末唐初黄巢政权西京、后梁东都、后唐京兆府、后晋京兆府、后汉京兆府、后周京兆府,至宋初北宋灭亡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