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道堰在什么地方?

吉谆吉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关于“三道堰”名称的由来 网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很多,但似乎都不够准确。 “三堰”指的是三条水道上的三个古代渡口:清水河(又称南河)、温江、郫县。为什么以河命名,是因为古时这些河流都是天然河道,河岸两边是农田,河水流经此处时形成急流险滩,难以通行,因此形成了三个古渡口。

清光绪《温江县志》载:(南河)又东为三道堰……;又东为青羊驿。(南河)自灌口以下,两岸渐高,水无滩渚,惟夹岸稻田。……入郫境,两岸堤防渐固,北有石堰,可避洪水。(南河)至新繁,分为二支,左支入郫,右支入新繁。 民国版《郫都区续修志》载:(南河)过新繁县城后,分为两支:一支西北行至金堂县界;一支西南行至崇宁县界。

温江旧城位于今温江区永宁镇境内,而郫县的古城墙遗址则在今天郫筒街道内。按照《温江县志》和《郫都区续修志》的记载来看,古时的南河从都江堰飞溅而出之时,一路奔流至温江与郫县的边界,随后被分成两条支流,一条向北进入金堂境内,一条向南流入崇宁(今日之广汉)。

之所以说“道”而非“条”,是因为古时这些分岔的河道都被统称为“道”,如运河之道、京杭运河等,与现在意义上的“条”完全不同。所以“三道”并非是指三条并列的河道,而是指古南河下游所经之地。 至于“堰”字,顾名思义就是指古代人们修建的拦水坝。这里所说的堰,不是特指今天的都江堰,而是一类用来蓄水、控制水流的建筑物。在古代文献中,这种建筑物通常被称为“堰”。

“三道堰”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南河从都江堰奔腾而出,一路冲积出一片平原,沿着这条平原的地理走向,河道两旁的人们先后筑起了三道堰,用以阻挡洪水的侵袭。 三道堰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它是指古南河下游一段河道的称谓。从它的上游——都江堰到它的下游三道堰,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具体的地理实体了。不过可以从上述方志中找到一些线索。

二、关于“三道堰”的位置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网上的答案大多模棱两可甚至互相矛盾,有的说是青羊区、郫县和温江区交界之处,有的说是双流县和温江区交界之处,甚至有的说是新都区和温江区交界之处,到底应该以谁的说法为准呢? 我详细查阅了古今地名资料集,发现“三道堰”的位置应该在新都区和温江区接壤的涪河流域一带。

首先明确一点,古代的“新都”和现在的“新都”不是一个行政区划。 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置新都郡,晋代始设新都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新都府。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升为新都州。元代属成都府路。明代归成都府直接管辖。清代设成都府,下设五县,即华阳县(今成都市区)、新都县、新津县、彭州市、都江堰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区域划分,将四川分为川西、川北、川中、川南四个行署区,所属各县划归各专区管辖。其中,将原属成都府的新都、新津、彭州、灌县(今都江堰市)四县划给川西区管辖。后来,彭州、灌县还归属绵阳地区,而新都和新津始终属于川西区。 也就是说,古代的“新都”相当于现在新都区、彭州市、灌县(今都江堰市),而不是现在的新都。

既然如此,“三道堰”应该在这些地方和温江区的交界处。然而,查遍史料并没有找到这一带的古地名叫做“三道堰”。于是我又查找了与新都区和温江区交界地区的地名,终于发现在蜀汉时期这里的行政区域叫做“永康县”,而唐代之后直到宋代,这一带都属于“温江县”的辖地。那么请问“三道堰”会不会是“永康县”或者“温江县”的别称呢?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古人记录地名时经常使用通假字,如“鄠邑”就是“户县”,“阴山”就是“阴山山脉”。其次,古人记录地名也有简笔,如“下邳”就是“邳县”,“陈留”就是“睢州”或“杞县”。不少地名是当地人口头流传的俗名。最后,还有不少地名是以其地理特征命名的,如“湖广”指的是湖北和广东。

我认为“三道堰”应该就是“三堰”的简称,意思是三条河的分水岭。这个“道”可能指的就是古南河下的三台地理形态。“第一道堰”就是现在的温江城区,“第二道堰”就是以前的清水河镇,而“第三道堰”应该就在今天的安德镇附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