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没有暖气?
有啊!而且就在上个月,我家的地暖就重新开工了。。。 之前装修的时候没装地暖,后来了解到这个玩意可以提升冬季在室内活动的幸福感,于是乎在重新装修的时候加了地暖这一项(当时心想,反正地板也要换的,索性就做了自流平,再把地暖管铺在上面,一举两得)。
我家是在广州装修完再铺的地暖,不过不是水暖,是电暖 选择电暖是因为考虑其安全性,还有就是不用做回填层,可以节省一些装修成本,毕竟地板都要换了,如果再做一层保温层和回填层的话,未免有些费工费料,况且效果上差别也不是太大。
目前用了两个月,感觉还是不错的,室内温差较大的时候,脚下和脚边的温度明显不同,需要穿鞋袜来适应这个落差;但即使这样,相比没有安装地暖的同行,我已经很满意了。
另外要说明一点、地暖所释放的热量都是由下至上逐渐递增的,这一点与北方的暖气片不同,北方的暖气片一般都是立式的,上面热下面不热,很容易造成房间里的冷热不均。
广州自2000年以来,就有供热规划,但后来由于国家在西气东输等能源战略方面对特大城市集中供热有所限制而暂停。2007年时,广州市曾计划在大学城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提供区域供热供冷,由于投资方问题搁浅。近期的供热规划是在广州市天河智慧城的东部,考虑采用浅层水资源提供区域供热供冷。因此,总体上,广州暂无集中供热规划。
据悉,根据《广州市城市供冷规划(2019—2035年)》,广州将建设以城市级能源站、区域级能源站、站三种模式构成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多能互补、监管到位的冷站体系,形成高效、集约、低碳运行的城市级区域供冷发展格局,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城市能源体系。至2035年,中心城区区域供冷规模达到5159MW,中心城区区域供冷服务面积约10539万平方米。
据了解,集中供冷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制冷站产生的冷水,通过专用管道输送到各用户终端;二是由能源站集中生产“冰”储能,在用电峰期过后用“冰”制冷降温。与市民空调“各自为政”相比,集中供冷具有集约用地、能效更高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