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什么天气预报?
首先,看天气,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比如,准备出门时,看到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那就可以放心地出去踏春了;假如是下雨天或者下雪天,那就改日吧。 又比如在冬季,想要知道未来几天的温度变化,以此决定是买冬装还是买春装。
其次,看天气,还可以为我们省不少钱。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说,今天有“冰雹+暴雨”的天气预告,那你还会出街游玩、拍照吗? 如果不会的话,那不就省下了一笔旅游和财产损失?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看天气,其实就是多了一份防患于未然的保障。 多了解一些气象信息,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就像这次疫情,如果前期没有好好留意气温变化和天气变化,盲目外出,那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了解天气,也没有那么难。 只要掌握这3个知识点,就能看懂天气:
①什么是气态、固态、液态;
②大气中有哪些常见的物理现象;
③空气是怎样运动的。 掌握了这三个知识点后,你就可以像专业人士一样理解天气了——
目前看来,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尚可以较客观地根据气象预报来安排生产生活计划,因为北方地区多数天气过程时间比较短,演变也相对迅速。但我国南方地区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南岭以南地区,无论冬夏,都有相当一段时期内,人们无论怎样仔细查看天气预报,都难以准确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从气象原理上讲,那是因为南岭以南地区存在一个十分特殊的气候区――赤道(热带)季风控制区的缘故。
气象学上所称的赤道(热带)季风,与人们所熟悉的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季风不同。后者随季节的转换,盛行风风向完全转变,例如夏季南风,冬季北风;而前者,虽然也随季节转换而有所变化,但它在冬夏两季的风向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有气压梯度(强弱)的差别,在对流层低层,始终是偏东风(如果以赤道以北地区为例的话),因此这里全年都是夏季,雨水也比较充分,是我国台风的源地之一。
但同样也因为上述原因,在由季风控制的对流层中低层空气中,始终有很强的上升气流,加之那里常年30℃上下的温度,空气中蕴藏了十分异常的巨大能量,再加上那里接近广阔的热带海洋,有取之不尽的水汽补给……致使这里整日云翻雾涌,雷暴频发。在那里,往往在一个极小的区域内却有两种全然不同的天气状况――或晴或雨的情况十分普遍,人们形象地称为“东边日出西边雨”。
如以上所说的这样一种天气情况,如果还用人们所熟悉的,通过分析一个大区域上各观测站的数值(温度、湿度、压强、风向风速等)的变化规律来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在那里就很难奏效了。因为在那里很难找到一个能反映天气变化趋势所必须的足够的天气系统(如天气尺度的气旋、反气旋等),常常是一个极小的乱流系统,就会决定一片相当区域范围内的天气。
可以想象,在这种天气形势下,要准确地制作出一个具体地区的天气预报,是十分困难的。但事实上,在这种气候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气象部门每天依然向人民发布天气预报。那么,那些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