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怎么作假?

单于嘉文单于嘉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这个,就想到今年三月湖北电视台某报道中,主持人面带笑容地宣布“据气象部门报道……” 当时看到这句话,一口老血喷出。 当然,做天气预测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事情,会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所以天气预报本身就是一种概率预测服务。

但是,你们是不是没有搞清楚一件事——在大众媒体上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是强制报准率的。 你不准,你就得负责,你得赔。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以前的天气预报,都是类似这样的吗? X日X时到X日X时,我市将出现阵雨或者雷阵雨,请注意防范。(废话,要真是准确预测时间,我坐等收广告费)

到了现在这代,应该是这样的播报方式: X日X时到X日X时全市将有阵雨或雷阵雨,雨量级别………………(详细播报开始) 注意看红圈部分,这是现在的气象播报必然提到的内容,过去也的确不是没出现过雨天打伞的图,不过现在都是这种比较官方的文字表述了。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进了呢? 因为气象专家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台风或降雨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了。那么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公布一个大致范围,显然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毕竟谁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另外一点,也是近年来国家提倡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所不得不做出的改变。中国是个工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耗资源的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那种不管什么天气都要大干快上的做法势必会被逐渐改进。 从2013年起,我国调整了夏季空调温度的国家标准,由过去的室内不高于26℃调整为低于26℃。北京、天津等地都明确规定,从5月起,公共建筑物内的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在北京,如果饭店、宾馆、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违反节能规定,将受到严厉处罚,最高罚款5万元。 对那些浪费能源,尤其是高温天把空调开到最低温度的企业,进行重罚。 同样,在湖南衡阳,一家电扇厂因超能力生产,被处以罚款4.9万元的行政处罚,而因为环保设备未开启,还被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党梓睿党梓睿优质答主

天气预报主要由超级计算机来计算,气象人会每隔6小时把测到的当时天气状况输入到相应的天气数值预报模式里,然后由超级计算机来计算未来不同时段的天气状况。由于天气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对初始场要求极高,需要全球范围内布设有气象探测设备,且观测时间必须高度一致,这就需要各国都有相应的设备且能共享这些资料,所以对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如果要作假天气预报,首先,人为篡改超级计算机计算数值,要让修改的数值在时空上合理且不被发现,需要非常熟悉大气运动规律且有相关经验和技巧。

其次,修改各种天气图表上标注的天气系统形态、物理量分布规律,也要与超级计算机修改的数值保持一致,不然,会有露出马脚的风险。

然后,将修改后的数值和天气图表上的系统、物理量进行天气会商,会商结果也是为修改服务,这样,天气预报就从客观依据到主观依据上都完成了“作假”。

最后,用“假结果”去报。即便如此,天气实际变化很有可能与“假预报”有很大差异,想要“作假”且“天从人愿”的概率非常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