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筑很深吗?
北京地铁最深的站,应该属于13号线的西直门站(海淀北路那一站)。地下三层,有北郊停车场、主变电所和调度指挥等 一般大家能看到的就是一、二层,有出入口和售票厅,其实还有一层在负三层,里面是轨道和机电设备。 这里有一张当时内部职工发在网络上的照片,可能能看出来一点。
再就是5号线的刘家窑站,也是地下三层,这个站的深度比西直门还要深些。下面这张截图来自电影《建国大业》,应该是取景地。 其他像10号线的安贞门站,6号线的花园桥站都在地下两层,不算太深。
北京目前在建的地铁新线路中,最深的是机场线。T2航站楼的地铁站,要在地下建设一条超长通道连接现有机场,工程难度极大,据说要采用钻爆法施工(类似隧道盾构法但反向)。 由于机场线是单轨交通(无轨电车的意思),所以不需要设置平交道口和人行道,道路恢复压力小很多。
地铁建筑分深埋、浅埋和半地下,深浅不同,大小也不相同。就隧道断面而言,北京小断面11.11平方米;大断面是9.36平方米,上海10.1平方米;俄罗斯29.2平方米;英国27.2平方米。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标准也不一样,总的来说,我国地铁技术标准略低于国外。地铁空间,是指地铁结构及附设空间体的总称,主要包括区间隧道、车站、风亭、冷却塔及出入口等。
区间隧道是地铁车辆正常运行和发生事故时人员疏散的主要通道,隧道内部结构为保证车辆运行,在构造上、设备上、环境上有一定的安全程度,并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在地铁工程中,一般采用圆形隧道和矩形隧道。圆形隧道净空尺寸:北京、上海等地客流量较大,内径为5.5米;流量较少的地区内径为5米。矩形隧道尺寸一般为3.8米×5.5米~6.0米。
在隧道内,设有供列车运行的轨道、通信信号、电气牵引和供照明的动力电缆及接触网、回流网等设备、车站之间的通风系统、隧道排水系统。此外还有防止区间水流进车站的一些水工构筑物和区间线路的竖起和横断面的建筑限界要求。
车站内设有公共区、设备用房区、管理用房区和生活用房区:公共区有站台、站厅、公共通道、出入口及电梯、自动扶梯;设备用房区有水、暖、通风、空调设备、变配电设备、通信信号设备及控制室、水泵房、冷冻机房等;管理用房区有行车控制室及调度室等;生活用房区有行车工作人员、维修和后勤工作人员及运营服务工作人员办公的用房,还包括食堂、浴室等配套设施。
车站内部在结构上是防火分区,并设有火灾控制系统、乘客导向和应急疏散系统、人工售票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系统等设备设施。安全、良好的乘车环境是现代地铁的特征,地铁车站、区间隧道是全封闭空间,要保障地下乘客的舒适程度,就要安装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系统。
地铁车站空调有车站公共区空调和设备管理用房区空调。公共区空调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大都市的地铁一般采用开式系统。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采用开式系统,即车站与区间空调系统分设,区间内只在隧道内设置活塞风井,靠列车往返运动的活塞作用或机械通风机完成通风气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