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在哪?
西安工业大学前身是1955年创立的西安第二炮兵学院,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学校作为兵工七子之一,先后隶属兵器工业部、机械电子部、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
学校是中国西部国防科技工业教育实训基地、陕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陕西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训和“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发展为依托,以产学研用结合为平台,以工程技术教育为核心,以强化工程素质与实践能力为特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思想品德合格、爱国敬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由高陵校区和未央校区组成,占地52.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亿余元,图书馆藏书近150万册。设有光电工程学院、兵工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文学与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高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国防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25人,各类在校研究生2101人,外国留学生140余人,成人教育在册学生6000人。有15个专业学院、57个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及培育专业。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846人,专任教师1214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54人。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三五人才”7人,二级教授4人。有陕西省教学名师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2人。
学校建有“兵器测试与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陕西省协同创新研究院、陕西电气工程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有16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智库。建有“院士工作室”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有中国西部铸造装备与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微纳传感器及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国家科技部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科研机构。“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225项,在研项目203项;各类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约2101项,有742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验收。先后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19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出版各类著作、教材308部;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171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074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