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江燕路在哪里?

翁敬龙翁敬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江燕路北起解放北路,向南延伸至工业大道北;途经的路段还有解放中路、解放南路、人民路、惠福西路等道路及惠福东路、光复北路、光复南路等街道。 现在的江燕路,可以说是旧城改造的典范,在旧城内建起了高楼大厦,集商业、住宅、写字楼功能为一体,成为广州新城市中心的一大亮点。 但你或许不知道,这条街上曾经有座古庙,香火鼎盛;也有过一条美丽的河流,鱼跃莺飞……它们都在岁月流逝中消失掉了,留下的只有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故事。

一)旧时的江燕路,南起昌兴街,向北经万福路、宝华路、文德路,至中山五路站止,长约800米。

二)1953年,政府规划在旧城中心兴建6幢24层住宅,以解决高层住户的住房紧张问题。由于工程庞大,当时采用了“分批建设,依次安装”的方法。先建好一层,然后装上一台电梯,再建二层,再安装一台电梯……如此往复。

三)当时的施工条件远比不上今天这么优越,没有大型的起重机,所有构件都是人工运进工地。一个工人一根扁担扛一副楼梯,从一个工地的楼塔到另一个工地的楼面,就这样一步一步将建筑挺起来。

四)在当时,这条新建街道的每一平方米地面需要约1.7立方米土石方量,整个工程土方量高达20余万立方米。为了运输土石方和运送材料以及居民家的垃圾外运,施工方特意修建了一条长500多米的临时通道。

五)如今坐落在江燕路188号的广州轻工大厦,曾是亚洲最大的糖果厂——广州糖果厂所在地。而当年占地3万平方米的广州糖果厂,是以生产广式腊味闻名于世的。

六)说到糖业,不得不提到民国时江燕路上一座有名的洋楼——黄楼(现址为江燕花园内)。它的主人是一位名叫詹天佑的美国人,一位颇受孙中山器重的工程师,也是一位糖业专家。他在这里创办了制糖工厂,并用自己研发的机器制造设备,使中国的制糖工艺得到了改进。

空丽华空丽华优质答主

江燕路北起机场路,南接江湾路,长1440米,宽26米。民国初年,为市区通往沙河机场的马路,筑路填土挖出一湾池塘,水面较大,为附近村民养鱼之所,故名大塘,沿池塘筑路称大塘路。因沙河区东邻越秀区仙家,附近居民称仙家为大燕,而江大塘(即今大塘街)在广州城区,亦属大燕,解放后,遂将大塘路改名江燕路。

江燕路是广州市越秀区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要交通道路,它北起机场路,南接江湾路。从解放前至五十年代,该路一直是以水塘为名的大塘路。而此水塘又在广州市东区的江大塘(即今大塘街)。广州东区地名为仙家,在附近一带居民口中,称仙家为大燕。同理,江大塘在广州城区,亦属大燕。因此,解放后,将大塘路改为江燕路。 七十年代末兴建地铁,在此路挖有约300米的长坑。1981年9月1日,广州市政管理委员会和广州地铁筹建处对地铁长坑盖顶铺路及沿路进行规划修建。1982年初,建成总长650米,宽26米的新江燕路。路旁设有路边带,人行道路全用预制六角形水泥砖铺设。

路两侧有原国防科工委二十三所、广州市铁路技工学校、江湾宾馆、广州第卅七中学、东方儿童乐园、广州市第三儿童医院附属幼儿园、东方广场、东方宾馆、三寓宾馆、江燕二小、黄花小学及居民住宅。

江燕路与内环路隧道交会处,有一座高80米的江燕亭,以路名命名。此亭外形为圆锥塔式,呈四角形,每面嵌有“江燕亭”镏金大字,由邓铁涛书写。亭身全用红褐色蘑菇石筑成,每层设有钢质护拦,塔内设有螺旋式台阶环绕而上,顶层宽敞,游人登亭,可俯视市区东部的街道和建筑物,远眺白云山全景。江燕亭成为越秀区内的又一新景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