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风有几种?
天气图上一般有100多个测站 (也就是一百多组气象数据),分别表示各个站点当前或者过去某段时间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数据。而风向就是其中的一种,比如你所在的位置现在刮着东南风3米/秒,那么这个数值就用风向来表示,即代表“东南风”这个方向;如果是东北风2米/秒,那么就代表“东北”方向。以此类推。 在一些专业软件中,往往会把风分得更细致一点,划分标准有10或5个等级,具体要看软件的设置。
当然,这些只是最原始的风向数据,而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所了解的风向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地球上除了南北极之外,其他任何地方都有三个方向的“风速差”,也就是说存在“风向角”,所以实际的风向我们更常见的是“偏东风”“偏西风”等等。 用专业的术语来讲“风向”有“绝对风向”和“相对风向”两种概念。用数学中的集合知识来描述那就是: 所有可能的风向组合={东,南,西,北} 所有可能出现的风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显然,后者是所有前者的子集,这意味着在地球上除南北极以外的区域,风向总是有一个偏角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根据风向判断物体移动轨迹的原因。
一般天气预报中所说的风指的是10米高度的风。气象上观测和记录风时,通常取观测前10分钟的平均值。风速达到或超过17.2米/秒的风称为大风,天气图和天气公报中用“□”表示,它对航运、陆上建设、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
除了我们日常经常接触到的地面风,还有浅层风和深层风。浅层风是指对流层中从低层到500hPa层之间具有气旋式切变(低层风向为南到西南,而500hPa层为北到东北风。北半球竖直方向上由低层到高层风向按顺时针变化也为气旋式切变)的风。具有气旋式切变的浅层风有利于积雨云形成,因为它使暖湿空气抬升,产生积云,同时又使上空的干冷空气下沉。下沉气流使积云中正在形成的冰晶(这是积云变成积雨云的重要因素)蒸发变为水汽和潜热,这样使下沉气流温度升高,下沉更猛烈。
深层风是指500hPa和200hPa之间的风。当积雨云发展到对流层中部(高度约8000米以上),如果在此高度上风向切变不大,云体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继续猛烈增长。如果积云只发展到中层就遇到反方向的风,上升气流就不能再继续支持它增长了,云的发展受到限制,这种云不能产生冰雹。当浅层风和深层风的风向切变不大,或者浅层风小而深层风大并且有较强风时,有利于从低层到高层的气柱伸直,支持云继续增长,只要具备了水汽条件,积云可以继续增长为积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