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个景点叫曾什么?
“曾厝垵”是什么意思啊,名字怎么来的! 曾厝垵在明代时属海澄县地,清雍正年间划归厦门市管辖;1930年属厦港区;1935年属思明区;1940年属新市区;1945年至1950年属第一郊区;1950年后至今属思明区。 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明嘉靖年间,附近有个叫“寨后”的村(今寨上),村里张姓居民为保安州人(现在河北涿鹿);因建村时间不长,土地有限,所以生活不富裕。
当地地主兼盐贩陈洪坚见此状况,就借给张氏居民土地和资金,让其发展生产,并提供耕种技术。但条件是要将耕作的土地命名为“洪坚界”,而且所种粮食必须优先出售给他。这里最初叫作“曾宅兜”,因为靠近寨后的村子而得名,后来才改为“曾厝垵”。
另一种说法是,宋代宰相蔡京在这里居住过,并修建了一座别墅,称为“沧江亭”,后来又加以扩建,所以又称为“蔡宅”,这里的居民都是以蔡京命名的。到了明朝,有人把“蔡宅”改称“紫阳书房”,是因为当时这里住了一位名叫吴紫阳的书生。再往后,“紫阳书房”便成了“曾厝庵”,最后简化成现在的“曾厝垵”。 这座小村庄为什么又叫“庵”呢?原来,明代以来佛教盛行,很多住宅旁都有佛堂,供人烧香礼佛用。这座寺庙一开始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因此叫做“观音庵”;由于方言发音关系,“观音庵”逐渐被念成“曾安庵”,再后来就成了“曾厝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