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有哪些景点?
皖南地区,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和“风景锦绣之乡”。宣城自古有“东南山水冠天下“之誉。 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辖1个区、4个县(市),总面积17500平方公里,总人口263万,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河流密布,地势由东至西逐渐倾斜;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生态环境优越。这里还是文房四宝之一的宣纸故乡,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宣纸的原产地;还有闻名遐迩的古洞仙踪——太极洞以及中国三大碑林之一——敬亭山碑林等文物古迹。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以下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宁国青龙湾生态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绩溪龙川景区、旌德江村景区、泾县桃花潭风景区、旌德梓阳山下版书镇古村落群 、广德卢湖、郎溪翠竹园、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旌德白地查济古建筑群等等。下面我分别来介绍这些景点的特点:
1.宣城市宁国青龙湾生态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宁国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中溪镇,距宁国市区19公里,距安徽省会合肥170公里,景区面积11.8平方公里,海拔约351米。因有山形似一条腾空而起的青龙而得名。整个景区内溪水蜿蜒清澈,碧波荡漾,连绵起伏的小黄山和千姿百态的山石景观交相辉映。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日百鸟齐鸣,夏日清凉怡人;秋日红叶满山,冬日银装素裹......置身其中恍如世外桃源!
2.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景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A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绩溪县龙川景区为胡氏宗祠所在地,古称“胡里”,是徽州明代民居建筑群中保存最为完好、最具代表的典型代表。 胡氏宗祠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迄今近千年历史。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重修,清乾隆年间又多次维修,现仍保持原有风貌,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工艺精湛,是我国现存祠堂类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祠”。
龙川,地处绩溪与旌德两县交界处,北枕乌泥岗,南至金盆湖口,由龙川水自然形成的一个狭长谷地。东西长约三华里,南北宽仅三百余米,恰似一头伏在水面上的巨龙,头在北,尾朝南。龙川群山环抱,一水潆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徽州的秀美山川和人文风情……
3. 宣城市旌德县江村景区 江村又称旌德江村,地处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东部山区青冈岭上,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区、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素有“诗画江南,礼仪之邦”之美称。 “江村”之名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蜀相》中的两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树黄鹂空好音”——因为当时诗人在四川看到一片美景,便脱口而出“旌旗落酒何处,江雨杳兮迢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旌旗在碧绿的青草地上随风飘扬着,它把那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了却只是感叹自己的寂寞罢了。
这里的自然风光也很秀美哦~~ 4.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风景区 桃花潭风景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泾县汀溪镇桃花潭村。这里以清澈见底、碧波摇曳的桃花潭水,层峦叠嶂、绵延百里的大黄山,气势磅礴、怪石嶙峋的天柱峰等自然景观及李白、王维等历代文人墨客遗存的诗文、摩崖石刻、遗迹而闻名于世。 相传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就是写在桃花潭畔的汪伦宅旁,千古传唱至今不衰,使桃花潭名扬四海。
5.宣城市旌德梓阳镇下山版书镇古村群 在安徽南部有一座古镇叫梓阳,它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旌德书院”故址所在。这里有座被称为“江南第一关”的白沙关,还有建于五代十国的旌德古城墙遗址; 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文昌阁和建于明代的正德十年古驿道,沿途还留有古马道的痕迹; 而梓阳镇下村的古民居更是处处散发着岁月的痕迹…… 这些古村落历经沧桑后依然保留了原来的面貌,这是很不容易的啦~~~
6.宣城市广德县芦湖 芦湖位于广德县新杭镇境内的卢湖,是一处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芦湖南靠卢龙山,东接南山竹海,西连鸡笼山,北临茅田山,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山林茂密幽深。湖面烟波浩淼,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岛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野趣横生。
由于水质清澄,鱼虾鲜美,特产丰富,是垂钓、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而且附近还有一个“动物王国”——卢湖野生动物乐园哦~
7.宣城市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新四军军部旧址,坐落在泾县城西六公里处云岭的山麓中。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茂密,空气清新。一条小溪从军部后院流过。云岭四周山峰陡峭,最高峰海拔600多米。原为新四军军部及其直属单位所在地。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了纪念馆。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 新四军司令部旧址内现有朱德、叶挺、邓子恢等领导同志居住和工作的旧居,军部礼堂,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特务团、教导队等处旧址。
另外,在旧址北侧山上还有陈毅、张鼎丞、粟裕等同志曾居住的将军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