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稍门离钟楼多远?
如果您非要用千米来估算的话,两地相距2.4千米,约莫步行4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从西稍门向西北方向走即可)
西安的门,即明代西安城的门,是历史的见证,是一座城的生命线。古人讲的“一座城池”,“池”指的是护城河,“城”指的就是高高的城墙和城墙上的城门。明代西安城有四座主城门,即东、西、南、北四座门,每座主城门有两个瓮城,建有箭楼、闸楼和正楼。清代至民国时期只存箭楼和闸楼。
西门名叫“金含门”,门外原有一条“金家含”(含,即池、潭、渠、沟的意思)。清道光年间改西门为“安定门”。民国初年,以紫微垣的星区和京城的城门相对应,把西门叫“西华门”,和京城西面的西华门一样。1926年,为纪念1911年革命党人从西门入城,在这里革命起义中牺牲的将士,又把西华门改称“义全门”。从明代1374年建造城墙至民国时期500多年,西门先后又叫过安定门、西华门和义全门,但人们还是习惯叫“西门”。
古代,长安城建制体现了以左为上的意识,方位左东右西。东有春明门、春明大街等,以喻万物逢春,欣欣向荣。西是金位,有金河水自北流过。古代把五行和五方、五色相配合:东方为木,色青(青木);南方为火,色赤 (赤色);西方为金,色白(白金);北方为水,色黑(黑晶);中央为土,色黄(黄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古代风水学家选择了西安的龙脉之地(即西安古城所在地)筑城建都。明城墙西门瓮城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圆形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一侧用于防御的半圆形或者方形护门小城。“瓮”来源于成语“请君入瓮”、“瓮中捉鳖”,意思是把敌人放入瓮城后就等于进入绝境。
西门是明代西安城内四门中唯以拱券为主要特征造型的瓮城。瓮城圆弧形雉堞和圆形马道系全国独一无二。在护城河上建有吊桥等重要军事设施。解放后,为改善交通和旅游的需要,对西门进行了四次改造。
1948年,为了提高汽车通行能力,拆除了闸楼和箭楼。1983年和1985年,先后为改善交通条件,拆除了两边的瓮城及其箭楼,辟通马路。1993年,拓宽金桥路,使钟楼-西门-土门一线,成为贯通西安市东西的大动脉,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压力。2007年7月1日,新修的环城公园西门盘道建成,宽阔靓丽,景观如画,交通畅达,再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
西门两侧的中华门楼,北为“安定门”,南为“通远门”,为现代仿古建筑,其内是环城公园。环城公园碧水环绕,芳草萋萋,杨柳依依,四季花香。漫步环城公园,可以观赏到魁星楼和碑林博物馆。登楼眺望,护城河如玉带环绕,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长安新貌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