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早茶是怎么点的?

涂家瑞涂家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之前去广州,朋友带我去喝早茶。 进了餐厅,看到有茶楼服务生过来,我们立刻打招呼“老板你好”,然后他说“先生您好,请问需要点什么”。 我当时很诧异,问“是不是应该称‘师傅’或者‘大哥’啊”,他笑着摇摇头说“我们不称呼‘师傅’的”“那到底叫什么”我不解地问 “叫老板咯!”他答道。

后来朋友解释,现在广东很多餐厅都称呼“老板”了,不是指企业老板,而是指厨师或者负责人员。 所以第一次去广州喝茶,确实有些不适应哈哈。 不过之后每次去广州玩,都会找一家茶馆喝喝。毕竟,喝茶和粤语歌曲、粤剧、武术、岭南园林一样,是公认的“羊城名片”之一。

说起这早茶,可是大有讲究。 一般早上6点开始就有茶点了,但一般来说9点前会供应完。所以5点半左右到酒家,点好菜后就可以坐等吃食了(我去的这家茶楼8点才营业)。 上茶的程序也很有意思,先上茶后上点心,吃完点心后再续茶水。 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点心的名称和配料。

比如这个叉烧包,听起来像是广东早点,但你别以为是叉烧做的包子哦。事实上叉烧包是用面粉发酵后的面团加入叉烧末制作而成。再搭配店里自制的花生酱,一口咬下去,酥脆的花生酱皮和嫩甜的叉烧肉馅在口中碰撞,嗯,爽!

还有肠粉,不要以为肠粉就是大肠粉哦。其实它是用米浆做皮的薄片饺子,搭配酱油、花生酱、香麻油等多种酱料,味道酸辣爽滑。

最后推荐店里自制的葱油饼,酥脆的香葱香葱包裹着浓郁的葱香味儿,配上一杯豆浆,美滋滋。

翟芮娇翟芮娇优质答主

去酒家饮茶,服务生会问:“几位?请坐茶位!”所谓茶位就是你方来喝茶的有人数。酒家明白,饮茶的人,不一定全吃点心。往往有些老人、小孩,只坐着饮茶聊天。所以,酒家每来一位这样的茶客,收他2~3元的茶位费(有地区差异),这是行规。

“茶位”落定了,服务生会立即送上来一个小木托儿,上有两件饮茶必备之物:“牙签盅”:内有牙签数根,以备在吃叉烧包、叉烧酥之类点心时剔牙之用;“茶盅”:内有茶水,上面盖着一块大红绸子,以示高档。广州人喝早茶用的茶,是上好的正红纯茶;不叫“功夫茶”,故汤色不黑,用普通玻璃壶装着,热汽腾腾地在你到来之时已泡好了。讲究的酒家,还有一句粤语音:“茶己撞!”(茶己好得很!)以使客人高兴。

有了牙签,有了好茶,酒家认为,你可以尽情享用他的点心了。于是,服务生便开始推销他的品种:“先生,您点点心呀?”这是广州饮茶的“开场白”,此时你可报上你所需早点的品种和数量。比如:“来四个菜角”,“三只叉烧包”,“一客蛋散”,“一笼奶皇包”……若你对供应品种实在心中无数,也可以含糊一点,说:“来两笼靓汤、四只小笼(即小笼包)”等等。总之,根据人数、口味、价格便宜等原则,随你的想象点出便可。(可事先浏览挂在服务台上的早点价目表,做到心中有数)有些酒家的服务生十分殷勤,当他见你一时难于“下手”,便主动建议:“要不今朝来只金牌叉烧酥呀,是本店的名牌点心……”这样启发性地点下去,也是可以的。

早点点好之后,服务生记在小本本上,立即“上汤”——上开水,换掉牙签盅中的旧开水——这个程序是不能少的。有些酒家特别讲究,上开水时,由四、五个甚至十几个服务生排成一长列,齐声喊:“开位(开始饮茶),上汤啦!”此情此景,蔚为壮观,极有气派。

饮早茶一般是“边点边吃”,可以继续点新品种。如果前面点的“奶皇包”、“马蹄糕”正在制作当中(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你等不及,便对服务员说:“加单!”再来一两样可以立即上碟的“茶市小吃”,如“牛肉丸汤”、“猪碌羹”、“炸排骨”、“油条……”,这些品种,酒家厨房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立即就可以上桌。

服务生给你送来一小碟酱油、一包白糖,酱油是吃虾饺、鸡翼、凤爪之类使用的;白糖是蘸叉烧包(特别是酥皮包)吃的,味道更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