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什么名人?
首先,不是广州人但是在广州上过大学,中山大学(东校)。 东校区原来有中山纪念堂的,后来拆了建教学楼,现在应该建完了吧。 当年有个校长周南,很厉害的人物。他来主持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都是坐在轮椅上的,因为腿脚不利索。
周校长的故事很多,当年是国民党内黄埔系的干将,跟胡宗南、陈诚之类的是同学,也是带过朱自清、李广田等文学巨佬的老师。 周南来了之后,学校里风气为之一振,要求全体师生穿校服、在课上发言要起立并且要用英语做自我介绍等等,当年东校的规矩特别多而且执行力度很大,我们这些学生也只能用“严于律己”来宽慰自己了。 周校长的历史功绩不仅仅在于把中大的学风带正,还在于他和傅斯年等人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中力主扩大招生,大量引入工科,使中大成为一所文工并重,文理法商农医齐全的综合型重点大学,并为此立下赫赫功勋。
当然,作为校长,周南的个人品质也是非常优秀的。他的宿舍就在我们宿舍楼前面,每天早起遛弯的时候都会看到校长带着学生去锻炼、去晨练。 这样的校长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仲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清光绪十四年中举,十八年中进士。曾倡导政治改良主义,刊行《新民丛报》。辛亥革命后,以立宪派身份欢迎袁世凯,反对革命。曾从章太炎游,问学于桐城派古文大师吴汝纶。又与乌程陈宝箴、长子立宪在上海创刊《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著作有《饮冰室合集》。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著名作家。著有小说、曲艺、回忆录、诗歌、笑话、散文、文艺评论以及理论教材等多种,共二百多万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广东东莞人。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代表作品有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歌曲《在太行山上》等,一生创作歌曲二百余首,歌剧及舞剧三部。“九一八”抗日救国运动兴起,他便投身于抗战救国宣传活动,以音乐为武器,奋笔疾书,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莫把我大好河山拱手让给别人》等一批具有强烈号召力的抗日救亡歌曲。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元佑七年(1094年),再任礼部尚书,次年贬岭南惠州,后贬谪儋州。宋徽宗即位,获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追赠太师,谥号“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