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最准到几天?

逮伟皓逮伟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跟天气系统有关,跟所在地区有关,跟预报方法有关,跟数据资料更新频率有关……因此没有统一标准说能准确预测几天的天气。 这里谈一下如何挖掘天气预报的潜力,将能预测的天气现象延长。

1.挖掘已有历史资料 对于某一地区而言,一般有50年以上的气象观测记录(个别地方可达百年以上),这些历史记录中包含着当时所有的天气现象。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就有希望找到当时未察觉的某种天气规律。以24小时为一周期来回顾过去50年的每一天天气状况,有50×365=18250个时间点可供分析。

例如,如果只统计有记录的极端温度(大于或小于某数值的温度记作“+”号;反之,则记作“-”号),并求出其出现的个数及其出现的位置(日期),就可以得到一条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通过观察这条曲线的形状,有可能发现曾经出现过却未能被正确解释的极端天气情况——这就有可能使预测的时效增加。如能结合当地的地形特征进行考虑,效果会更好。

2.利用现有的预测工具 各种数值模式都是基于已知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它们都可以用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情况。现在数值模式可以提供的地方气象站级别数据是每日4次,即早、夜、午、末4次。若做3天以上的连续预测,需要把各个时间间隔的数据加一起。这种逐日加载的方式会使得最后的结果产生偏差:前几天的加载正确,会使后面的加载错误而有所偏倚;反之,先前的错误加载也会使后面的加载受到影响。所以不是最佳的方案。 如果用1周或者更长的时间来预测,则需要引入新的方法。因为单靠数值模式,其提供的站点级别数据是不能满足要求了。

这时可以考虑对不同区域做不同的预测,即根据地理分区的特点引入不同参数,使得各分区能够单独建模,然后联合起来完成整个区域的预测。这种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上比较容易实现。 用几何的方法来延伸目前的预测能力是比较可行的。

竺霞格竺霞格优质答主

人类生活的区域仅仅局限在以一个厚度约三十千米的区域为顶界,地球表面被大气所包容着的一个薄层内,这个区域总质量只有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受到来自大气和地球其他部分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个区域的状况受到整个地球和大气圈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支配。

也就是说,大气层的状况反映的是整个地球和大气圈总和后的状况。那么整个地球和大气圈中物质的量是相当庞大的,影响、支配这个世界中的大气运动规律的物理规律都是从其中的某一部分抽提出来的具有统计意义的局部规律。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天气变化的预报是一种具有极大复杂性的科学预测行为,要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报,对预测者来说,需要具有很深的科学造诣以及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而对于气象观测设备来说,则需要具有十分先进而又精密的综合观测手段。

由于受到以上这些因素的制约,在现有的世界科技水平下,天气预报的准确时间很难大于一个星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