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怎么天气预报?

巴青云巴青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气象领域,“后天气”是一个有特定意思的专业术语,它指代的内容是:某个地区未来一段时间(一般是10天左右)的天气走势情况。 这里需要区分两个概念:“后天气”和“中期气象预测”。虽然两者都是基于已有的气象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但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

“后天气”更关注短期内(一般不超过15天)天气变化的具体过程;而“中期气象预测”更加宏观、概括,它所关注的往往是长期(3个月以上)大气环流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中气中心负责搞大事,后天气中心负责找细节。

目前,全国共有8个国家级气象中心,其中4个是专司“后天气”业务的中气中心——“南京、武汉、广州、西安”四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它们各自承担长江、黄河、华南和关中-陕南地区的“后天气”业务任务。 这些站点采集的气象数据通过卫星传输传至气象部门总部,再由专人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形成对各地未来10天左右天气形势的预判。 当然,这些站点的选址可不是随便建的——它们必须符合“利于采集气象信息、远离人类活动干扰、具备长期观测条件”这三项要求。 比如,位于秦岭山脉的西安基地是国家基准气候站,它的建立就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所有三项要求。 可以说,这些站点都是中国气象科学的“瑰宝”!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传统的人工统计分析方法正在被逐步取代。在这些新技术的帮助下,气象预测的时效性正在不断提高。 比如,之前我国只能对7天以上的时间尺度做出预报,而现在某些技术甚至可以让预测的时效性达到2—3天。当然,这种预测的误差也会相应增加,但这已经足以让气象预报的工作变得更为高效。

秦桃花秦桃花优质答主

天气预报的制作主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比如计算机技术和气象卫星。天气预报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预报时效从短到长、预报准确率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

1、数值预报在现代天气预报中,数值预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运用大气动、热方程组做数值积分求解未来天气的方法。数值天气预报把复杂的流体力学、热力学及物理特性的方程组离散为适合于计算机运算的格式,然后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运算,从而得到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气运动状态。

1922年,气象学家首次提出,通过计算大量精确的空气动力学方程组来预报天气。1955年美国在电子数字计算机上实现了2.5公里网格距的24小时数值天气预报。经过四十多年的改进和完善,现在许多国家的数值天气预报已经相当成熟,天气预报员实际上主要是在数值预报输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订正和分析,然后发布天气预报。

2. 气象卫星的应用 卫星对陆地、海洋和大气进行气象观测,不仅使大尺度、中尺度天气系统能在全球显示,连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也不易漏网。如可见光云图上可分辨出低、中、高云层次及台风眼、积雨云等,能分辨的最小云区约为25平方千米。

红外云图的分辨率虽比可见光云图差,但可进行昼夜观测,且由于其辐射比可见光云图的辐射容易穿透大气(故可监测到云顶以下云体及地表的辐射),因而能准确地判别出云顶温度、垂直湿度、气流运动及云的微物理特征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卫星云图等资料进入气象业务部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