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什么天气预报?

温胜羚温胜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江苏南部,安徽中部长大的孩子 表示从小到大从来没见过雪 印象中离下雪最近的一次是初二那年寒假去合肥 当时还在南师大附中上高一 在合肥几天中记得最清楚的只有那天晚上下楼买零食路上看到白茫茫一片 好奇心和兴奋感爆棚 赶紧回去告诉妈妈我要下雪了!(其实也就脚下薄薄一层)然后兴致勃勃地准备打雪仗 后来当然是被教育了一通玩雪不要出门 然后第二天就晴了……

要说最接近下雪的体验大概就是在苏州读大学的时候14年冬天和室友晚上出去散步 突然感觉空气变得冷起来 随即发现地上有隐隐约约的白霜 顿时激动得不行 赶紧拍照片分享到家庭群里 并兴奋地在寝室欢呼 这一定是下了霜!一定要下雪了!(其实是水汽遇冷凝结成霜 并没有下雪 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足够激动了)

另外 每年梅雨季节我都会担心太湖水位上升学校会不会被淹(母校位于吴中经济开发区,西边就是太湖) 不过似乎每一年都只会在新闻里看到有关太湖洪水预警的消息 我已经记不起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实际意义上的太湖水倒灌进学校的情形了 但“太湖水”三个字永远是我心中关于洪水的噩梦 至于台风么…我记忆中最强的是05年的超强台风麦莎 是我在苏州上高二的那年 记忆中狂风暴雨连续三天三夜 我住的这栋四层建筑的唯一一扇窗户的玻璃门都被吹坏了 楼下小花园的那棵大树几乎被连根拔起 据说学校那棵大树的树冠都被吹没了 至于地震…云南大理那次我刚好在无锡参加数学竞赛遇到停课所以没感受过 记得高考前一年四川雅安地震的时候我在苏州的高中正好放假 于是和同学们一起在宾馆看了个震中的直播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庆幸那时候就在苏州 而非震中

罗方苑罗方苑优质答主

江南的天气变化很快,忽冷忽热,忽晴忽雨。正如宋代词人陈亮《水调歌头》中所说:“一雨三日,沉澜没滩,霖霪不止,意将阻风于江口。望大孤小孤两山,忽若出没。顷刻又如云烟。慨然,遂用公(指陆游)语作江天雨浪晚形秋一诗。”

宋代的范成大到金陵时,曾写了一首《水龙吟·金陵雪》来描述金陵的雪景:“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才放。鸥鹭飞来,渚边沙上。待得月明都睡了,雪也更清绝。”

这些都不足以形容江南之奇。请看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一首绝句:“春阴十日溪头市,多少银钩下网来。横掠水风飞去急,一时分散不成群。”作者于久雨初晴的春日来到江南水乡的一个“溪头市”,只见渔民们正在溪边收网,一出水的鱼儿不听人的使唤,横掠水风而逃,转瞬飞去,顷刻便各自分散了,真是“成也江南,败也江南”!

再看诗人笔下的江南夜雨。清代诗人袁枚曾在杭州西湖畔筑屋“小仓山房”,自号“钱塘寓客”,写了一首《夜雨题五老峰下清泉寺》的五律:“雨打梨花满,参差到石台。山风寒入树,寺夜冷生苔。不寐游僧定,无言乱石哀。明朝踏清涧,水气湿苍苔。”一夜春雨,山风寒入,冷气生苔,黎明时分他冒雨前往清泉寺游览。在“水气湿苍苔”中,诗作便戛然而止了。

江南的雾也是江南三奇之一,而且更为人称道。它“轻若纱绢,重若玉纱。”“来无踪,去无影,变化多姿,奇丽壮观。”(见周瘦鹃的《江南物语》)

其实,以上所讲的,只是“晴、雨、雾”等的三大奇观。如果写起其他气象物象,还不知江南有多少的“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