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是多久?

郦雁也郦雁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天北京天气晴,气温-1℃到6℃”这样的预报,准确吗? 准确!但是不够全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影响天气的因素有很多,像今天这样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并不是明天必然出现的,对吧?

气象学上一般把天气现象发生的时间缩短到12小时,叫做短期天气预报;而将未来48小时的天气状况预测出来,就叫做中期天气预报;如果预测的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准确,比如要预测今后7天的天气,误差就会很大,除非是像汶川地震那样特殊的自然灾害,一般不可能准确到“每天什么时间下雨,降多大雨量”的程度。 所以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

(一)天气预报到底能准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提问的时间。在刚刚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之前,气象部门的预报的确能够精准到“具体某一天某时某分”,但就在刚刚过去的那个时间点之后,下一分钟的预报就已经变成“未来一分钟内,大部分地区将”如何如何了……之所以说能“准到某种程度”是因为过去几十年里,气象学家已经通过大量的样本数据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未来一段时间大气环流的变化情况,进而推出各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形态。 但是这样的技术只能确保台风、寒潮等大规模灾害性天气过程不会失算,却不足以提供分钟级或更短时间内的详细预报——那可真是神仙才能做到的境界。

(二)为什么现在能做到的天气预报这么精确了? 其实,人类能够掌握的气象物理学规律中,只有大约百分之十的表现为确定性过程,也就是说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并借助计算机求解;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则表现为随机过程,目前人类无法建立明确的方程式来描述。所以,哪怕只是预测几分钟后的天气变化,人类目前的科技也是无能为力 的。

那么,人类现在做不到的事情,会不会有某天突然做到的一天? 当然有可能!也许五十年后,说不定现在的年轻人就能享受到精准到每一分每秒的天气预报服务了。不过,那时候可能就不会有人质疑“怎么会突然变天了”这种问题了。因为变化总是伴随着随机性,当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或者线性的时候,随机性就会消失不见。

杜葆亮杜葆亮优质答主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会观察天空来预测天气。17世纪发明了气压计和温度计后,人类才能准确地记录大气状况。19世纪,电报普遍使用,各地可以同时观测天气,天气预报应运而生。

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距今已经有了150年的历史。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184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向公众组织8次关于电学知识的报告会,会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英国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意识到科学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1848年到1861年之间,英国在各地设立了气象观测台,并且通过电报汇总气象信息。

1861年3月,第一份天气预报在伦敦《泰晤士报》与世人见面,这份天气预报是由罗伯特·费尔班克制作发布的。从那以后,英国便开始了天气预报的工作,然而当时天气预报都是在雨后发布的,因此人们都觉得这项工作很无聊,甚至在发布了一段时间的气象预报后,这份报纸的发行量都有所下降。

然而在1864年的一天,罗伯特利用风向判断,预知了一场大风将会来袭,并在《泰晤士报》上刊登了这条天气预报。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风始终没有来临,不过罗伯特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在1864年10月4日又在大众报刊刊登了这条天气预报消息。事实证明罗伯特的天气预报非常正确,及时的气象预报,让人们减少了损失,自此天气预报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