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有什么旅游景点?
1、抗战纪念馆 20世纪40年代,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建立,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芷江机场内,距县城约3公里。1987年被湖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被国家教委、文化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3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7年成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2、风雨桥 “天下桥长在”是芷江的民间谚语,说的是当年修建了这座九拱桥后,这里就从此没有了洪水灾害。这个美丽的传说使“风雨桥”名满天下,吸引八方游客。该桥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重修。桥长173.7米,宽10米,高15.98米,桥共9墩10孔,全部用鹅卵石砌成。桥上建廊屋33间,两侧设栏杆和长凳供人休息,桥中间建有亭子。全桥用木料建造而不使用一钉一铆,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桥面两旁还有各式各样的雕饰,栩栩如生,形象生动。此桥是我国侗族人民最典型的建筑之一,其设计之奇特,规模之宏大,造型之美观,技术之精巧,为国内外所罕见。该桥梁建筑艺术与周围的吊脚楼等形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画,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3、天后宫 芷江天后宫又名妈祖宫,俗称娘娘庙,坐落于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和平路东侧,地处湘黔公路咽喉要道及芷江机场必经之路旁,北靠芷师学校,东临和平广场,占地二亩左右。该处原为民居住宅,清嘉庆十六年(1811)由商人集资创建,因祀妈祖而得名。该建筑属明清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向,占地面积1927平方米,建筑面积1011平方米,现存建筑主体为清代遗构,民国时期有所增建和完善。原有大小房屋10余栋20余间,现为三进四合两天井布局。现仅存山门、戏台和后殿三组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构架,前出敞廊,两端为方形抱厦,柱子上均施卷刹斗拱,出檐深远,做工精致,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带前廊,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明次间各有一扇垂花大门,柱础为鼓形和覆盆形石狮柱础,门楣上均题有匾额,次间各置一扇窗。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硬山顶,抬梁式构架。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雕刻精细,装饰考究,特别是戏台与山门的廊轩翘角均采用浮雕人物故事图和花草图案进行装饰,内容既有戏曲人物又有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形象逼真,神态各异,生动感人,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4、芷江古城墙 芷江侗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南宋绍兴二年(1132)至今已历八百七十余载。由于战争频繁,古县治屡毁屡建,城垣也是不断改建扩建而成。据《芷江县志》记载:宋景炎元年(1276)县治从今公坪迁址于今芷江县城,元末明初时城墙为土城,明洪武四年(1371)筑砖城。明代曾数度修葺。清代多次修筑加高加厚,并在四周增设炮垛,并在城墙上设东西南三门,东称迎恩,西称镇宁,南称定湘,北门无考,民国年间又拆东门改筑为马路。解放后至八十年代中期,对城墙进行了数次维修加固,但已没有原来面貌,只有部分城墙尚存。 芷江古城墙始建于北宋末年,原为土筑城墙,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城墙逐渐坍塌,到了明洪武十四年(1381),始建砖城,后经数十次的修缮加固才保存下来并沿用至今,现残存有东、北两面城墙及部分炮楼和城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