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在哪里?
西安钟楼是明代构筑,1384年建于明城墙中心偏西的土堆上,1582年因不可挡的冲势才迁建于今址——环城四路交汇的中心。钟楼建在用青砖包砌的正方形底座上,底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座上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的两层建筑,高三层36米,屋檐四角攒尖,有吻脊装饰。楼身为木质,明柱方窗,东西南北四面辟门,与四方街互通。一楼布有浮雕图案,二楼有用木构件筑成的回廊,可供游人凭栏远顾。在第三层有木栏环绕,上设斗拱藻井,檐下悬“长安钟楼”匾额,雄浑庄重,蔚为壮观。
钟楼上原有的古代洪钟已移往碑林,现仅存一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铸造的铜钟。钟高5米,底部直径1.5米,重5吨以上,钟体饰有8条飞龙,龙口均有铜舌。今每晚十二时报更的钟声即出于此。
钟楼附近集中着许多商业网点和饮食、文物、古玩商店,成为热闹繁华的现代商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