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离深圳有多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固有印象: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经济发展良好、生活节奏快,而周围的小城市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如果用空间距离来类比,深圳距香港约60公里,而北京距首都北京不过100多公里。可实际发展水平却明显相反。
深港两地市民都会感叹“距离之近,来往之难”。从地理上讲,深圳、香港本是一家。1898年香港割让给英国时,深圳仍属东莞县。1979年3月,深圳县级市建置。1980年8月,广东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离香港最近的地方只有12公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深圳成了大陆与香港最近的城市。
然而,尽管地理上如此接近,深港之间却存在一种特殊的“之隔”。多年来,从经济形态、社会管理、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来看,双方仿佛处于不同的时空,两地市民的生活工作仿佛隔着一条“小河”。
2013年11月底,深圳地铁10号线开通,使得从深圳到香港只需要一个小时,这大大方便了两地群众的往来。可是,在深圳生活的香港人觉得香港的交通比内地更发达,而生活在香港的大陆人则感叹:“香港人出门必挤电车,而我们有地铁坐,地铁还会挤!”生活在深圳和香港不同区的人们,由于不存在居住资质问题,很多香港人选择居住在深圳。深港两地的出入境关口,人流、车流滚滚。然而,到了夜晚,两地的街灯璀璨,却同样安静,因为人们早已回到自己的世界。
实际上,这样的“之隔”既古老又现实。自从有了香港,深圳河便是其天然的分界线。
在中国历史记载中,早在秦朝以前,这块土地便已有人居住。深圳原名“水口”,意为“有水口之地”,因邻近深圳河,过去河运发达,商船云集,明末清初时期逐步形成聚落。从清代开始,深圳河的名称正式确立,人们在此基础上建城,取名为“深圳”,意为“深林之中有人居”。如今行走于深圳市区,还能看到诸多以“深”命名的街道,例如深南大道、深南东路、深南中路等,“深”意象征深远,也暗含繁荣之意。
然而,近代的深圳却几度兴衰,直到1979年,深圳才确立法人地位,并逐步发展。
作为一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小渔村,深圳发展至今成为享有“东方硅谷”美誉的国际性城市,期间经历了多少次风风雨雨?1980年8月,改革开放后首个经济特区在深圳设立,但当时包括中央很多部门在对特区不了解的情况下误认为是“叛逃者聚集的地方”,有的城市甚至还出台“反特”措施。1981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到深圳调研时评价:“深圳的建设成就超过很多西方城市。”1982年8月23日,在中央领导亲自指导下,深圳市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在港中大举行,考试地点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内,当时应试的人数多达4万人,考试选拔出700人,而最终300人被录用。
发展至今,深圳已拥有11个区、4个功能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达到627.77万人。
而香港于1842年被英国强迫割让后,其经济贸易和旅游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作为世界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和三大世界海港之一,香港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2013年,香港GDP再创新高,达25533亿港币,相当于23809亿人民币,增长6.6%,人均本地生产总值约29.6万港币,约合25.8万元人民币。
从经济发展优势看,香港有“三高一新”的特点:即高支柱产业、高经济自由度、高水平国际投资、新要素新业态和新模式。房地产为香港第一大产业,占本地GDP近20%;金融服务于房地产及本地厂商,为本地贡献12%的GDP;对外贸易为第三大产业,占本地GDP约10%。
在经济规模上,香港于1994年9月15日,通过英国皇廷宣布从1995年1月1日起,香港地区的实际本地生产总值超过15027亿元,首次超越英国伦敦,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而在2003年3月6日,香港地区生产总值第三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区域金融和物流中心。据统计,截至2013年,香港对内地贸易占本港整体对外贸易约55.6%,同期内地对香港贸易占内地整体对外贸易约4.5%。
与深圳“特区内与特区内”的模式不同,自1990年设立首个经济特区至今,中国先后设立24个经济特区。
这些特区一方面在政策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又具有“中国特色”。总体而言,中国的经济特区在其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经济使命。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引进外资。1984年,中国又设立了一类经济特区——海南,希望通过特殊政策,培养一个亚洲“迪拜”。1988年,海南宣布建省之后,又增设了二、三类经济特区,这类经济特区的设立的目的是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近年,中国的经济形态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竞争也日趋激烈。三类经济特区取消;二类经济特区继续保留了政策特性和产业特性;深圳则肩负起打造中国市场经济“试验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