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什么时间?
1895年,德国地质学家菲利克斯·冯·伦茨(F. v. Lents)在开普敦附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随后欧洲的资本开始涌入这个位于西南非洲的殖民地。 1867年至1871年间,从印度运往英国的黄金和宝石的数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其中大部分经南非中转。随着运输成本的增长以及欧洲人对贵金属的需求增长,一条新的贸易线路出现了——由开普敦起,沿纳塔尔省和德兰士瓦省东北边境,经陆地至卢萨卡进入刚果河流域,再顺流而下至基伍湖畔的原住民聚居地,最终到达东部非洲海岸。这条路线后来成了“黄金大道”。
1880年到1883年间,共有约25万英国人移民到了德兰士瓦,其中大部分是男人,他们大多从事金矿开采或农业,还有为数不少的妇女担任家庭佣人。到1890年时,这里已聚集了约400家工厂、矿山和企业。这些企业多为英国所有,只有少数来自其他国家。还有很多没有加入英国国教的基督教新教教会也搬到这里来,它们建立了学校、医院和诊所,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
然而这些外来者的到来,对本地土著居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伊桑族(Khoisan)原住民首先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据估计,19世纪中叶,科伊桑人口大约为25万,至19世纪初已经下降到了7.5万。1800年至1899年间,科伊桑人口又下跌了70%,而同时期白人移民的人数则增长了大约10倍。 除了本身带来的瘟疫外,白人的定居点还在不断扩张,将科伊桑人的生活区域包围起来。1833年,开普敦政府要求科伊桑人迁往非洲内陆,以保护他们的健康,但此举实际上是将他们置于白人主宰者的控制之下。1843年爆发的布尔战争(Boer War)使这个定居点更加巩固。虽然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荷兰裔布尔人希望摆脱英国的控制,但布尔人也在战斗中使用了科伊桑人作为炮灰。战后,不少科伊桑人沦为布尔人的奴隶,或被强行征募入伍,为他们采矿或在农作。
经济上的依赖使得科伊桑人愈发陷入被压迫的境地。1871年,当开普敦发生粮食匮乏时,城内的白人居民甚至吃掉了储备的猪,以挽救食物供给。尽管如此,白人们还是频繁发生饥荒,并在随后几年里大量死亡。在缺乏足够的食物、健康和医疗条件糟糕的情况下,他们的后代发育迟缓而且体质不佳。到19世纪末,白人在人口上已经处于劣势,而科伊桑人的数量却在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