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旅游景点有哪些?
【太昊陵】在河南省周口市的东郊,是华夏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里,我国首批公布的4A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历代帝王加封追尊太昊伏羲氏的庙宇,被誉为“天下第一皇朝胜地”和“天下观之巨者”。 太昊陵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由10多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群体组成,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有殿、亭、台、楼、廊、阁等各类建筑物90余座、500多套,分布在860亩的土地上。它融黄河文化与淮河文化于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和民族风格,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包公湖】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老城区内,因明代著名清官包拯曾在此居住而得名。该湖泊是人工开挖而成,西起文明路桥,东至武平桥;南靠人民路,北临建设中路及护城河古堤。 包公湖水域面积3.7公顷(约56亩)。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等原因,包公湖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浑浊,水面漂浮着大量垃圾。为改善城市面貌和旅游环境,自1985年开始对湖内淤泥进行清理,并于当年将湖水全部抽干,整修了环湖道路并植上了垂柳等景观树。近年来又陆续投资600多万元进行了绿化改造,建成了一座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公园。目前园内已栽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等共42个品种7万余株(丛)。
现在的包公湖碧波荡漾,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已成为周口市区的一大旅游景观。 包公祠就坐落在湖边。坐南朝北,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六千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门、二门、三圣殿、包公寝宫以及东西厢房、配庑廊庭等构成。 包公祠始建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金正大八年 (公元1231年)毁于战火; 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重修;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再次扩建;清代先后多次修缮,1988~1992年进行了大规模维修重建。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结构严谨,具有宋代建筑风格,是游人瞻仰凭吊包拯的纪念性建筑。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少年时代勤奋好学,27岁时进士及第,曾任知县、知府、转运使、司吏部侍郎等职。
他在为官期间执法严明,不循私情,敢于同腐败势力和权奸佞臣作斗争。因此,他屡遭权贵陷害而不断被贬职或罢官回乡,但终其一生始终不忘为民造福。 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他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如《铡美案》、《打龙袍》等都成为了传统戏剧中的经典剧目。包拯死后葬于开封北门之侧,后来人们在原墓附近建起陵园,并立祠祭祀香火供奉至今不衰。包拯也被后人誉为“包青天”。